5月9日,我校成功举办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创新发展研讨会。会议当天,政府主管部门负责人、高校学者、行业专家与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商智慧养老教育发展新路径,为智慧养老人才培养注入新动能。
“银发浪潮”下守护者缺口:我们如何回应时代的呼唤?
面对这一时代课题,在静安区教育党工委的指导下,学校成功申报了“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以“数字技术+康养服务”的创新融合开启专业建设,致力于培养懂技术、善管理、怀仁心的新时代养老人才。会上,静安区教育党工委书记余文君与学校校长黄群共同为“智慧康养与教育澳门银河的网站多少”揭牌,这标志着上海行健职业澳门银河的网站多少在养老教育领域迈出关键一步。
在此基础上,上海行健职业澳门银河的网站多少正式启动了“政校行企”四方联动育人模式。活动中,静安区教育局、静安区民政局、上海大学生命科学澳门银河的网站多少、上海凯成控股有限公司、上海行健职业澳门银河的网站多少五家单位,共同发布“党建引领聚合力,共筑‘一老一小’幸福梦——党建引领区域养老人才共育”项目,全力构建区域特色的银发产业人才供给体系。
产教融合打造养老人才“梦工厂”:如何让教育更“接地气”?
要培养真正符合市场需求的智慧养老人才,必须打破校园与行业的壁垒,让教育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学校联合上海凯成控股有限公司成立“智慧康养产业澳门银河的网站多少”,合作培养智慧养老服务人才。并先后与上海市第三康复医院、欧葆庭(上海)投资有限公司、上海(闵行)养老服务能力建设基地、上海百行养老服务有限公司、上海市北高新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建产教融合实践基地。同时,学校与上海大学生命科学澳门银河的网站多少签署专业共建协议,双方将在课程开发、师资共享、科研合作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我们期待建立双向赋能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通过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进一步深度融合,将一线的最佳实践提炼成教学标准,真正实现同频共振的产教融合新生态。”研讨会上,黄群校长呼吁以“双导师”模式优化师资结构,企业专家进课堂、学校教师驻机构,不仅让教育更加“接地气”,也让企业更加“有底气”。
AI赋能养老教育:“智慧康养”事业该如何大有可为?
学校智慧康养与教育澳门银河的网站多少潘太健老师展示的“康宝”智能体,引发与会者的广泛关注与讨论。面对潘老师提出的现场制定高血压病人健康照护方案的需求,“康宝”用一场科技与人文交织的“极速诊疗秀”给出了答案。该智能体系由学校人工智能专业、软件技术专业、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等教师团队研发,目前已完成高血压和糖尿病两大慢性病的问诊与知识问答功能开发,每种疾病积累超800条专业语料库,涵盖症状自查、用药指导等高频场景。“康宝”设计的初衷就是让老人更健康、让学生更会照顾人,与通用模型相比,它更垂直、更精准,从症状识别到用药建议均符合医学规范,进一步解决康养场景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学校校长黄群指出:从 “教育澳门银河的网站多少”到“康养澳门银河的网站多少”的更名,折射出办学智慧与内涵的升级。学校将持续加强专业内涵建设,着力打造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品牌。期待政府部门继续当好“育人领航员”,搭建协同平台;行业企业持续做好“实践导师团”,将前沿课题融入教学;学校积极争做“创新孵化器”,聚焦智慧照护、健康监测等关键领域开展研究,与行业协会等相关机构共同开发新工种,制定职业资格等级标准,为养老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面对养老服务数字化转型浪潮,人才培养必须率先突破传统模式,积极构建‘技术赋能+场景重构’的新型培养范式。”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二级巡视员、职教处处长马建超提出,具体而言,在专业教学中可以配置健康监测机器人、VR康复训练系统等数字化装备,打造三维实训空间,利用物联网技术构建虚拟养老院场景,通过“数据驱动+情景再现”方式提升学生应急处理能力,并在课程体系中融入数字技能模块,培养兼具传统照护能力与现代技术素养的 “数字养老师”。